卧螺离心机故障及排除方法,卧螺离心机坏了怎么办,卧螺离心机维修手册。
卧螺离心机在安装调试和日常运行中偶有出现故障,不管是生产厂家的安装调试技术员或设备使用方的管理员,当遇上设备故障,首先要心态冷静,观察故障特征并分析故障原因,然后按操作指南排除故障。
卧螺离心机故障一般可从机械、电气及工艺问题三方面入手逐一排除,本表格罗列了卧螺离心机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大部分故障,并提出了故障解决方法,设备运维人员可下载此表格,遇上故障问题进行比对,快速查明原因,及时排除故障,确保安全、稳定生产。如有其它无法解决的问题,请联系我公司售后技术部。
故障特征 | 故障类型 | 原因分析 | 排除方法 |
卧螺离心机无法正常启动 | 机械故障 | 机盖未盖好 | 盖好机盖 |
转鼓与机架间异物卡死 | 清除异物 | ||
转鼓与螺旋间固体堵塞 | 输入清水冲洗并配合手动盘出 | ||
轴承损坏 | 更换轴承 | ||
电气故障 | 启动电流大,触发电气开关保护动作 | 调整或更换时间继电器 | |
变频控制系统故障或警报 | 针对排除 | ||
连接线路氧化或脱落 | 重新连接线路 | ||
压力继电器失灵 | 更换压力继电器 | ||
主、辅电机故障 | 维修电机 | ||
卧螺离心机不出渣、不出泥 | 机械故障 | 出渣口或转鼓内堵塞 | 停机清洗、排出堵塞物 |
转鼓螺旋运转方向错误 | 重新设定运行方向 | ||
差速器故障 | 维修或更换差速器 | ||
转鼓、螺旋转速过慢 | 在可承受负荷内增大转速 | ||
工艺欠缺 | 进料含固率过低 | 浓缩、加大进料含固率或加大进料量 | |
固体与液体比重差太小 | 改善工艺 | ||
卧螺离心机出渣含水率过高 | 机械故障 | 差转速不足 | 调节转鼓、螺旋转速 |
分离因素不够 | 提高设备转速 | ||
液池太深 | 通过挡水板调节液池浓度 | ||
工艺欠缺 | 絮凝剂不适合或投加量太小 | 更换絮凝剂或加大投入量 | |
进料量太大或含固率太高 | 调整进料量及含固率 | ||
卧螺离心机出液浑浊不清 | 机械故障 | 液池太浅 | 通过挡水板调节液池深度 |
分离因素不够 | 提高转鼓转速 | ||
推料螺旋磨损 | 修复推料螺旋 | ||
工艺欠缺 | 进料絮凝效果不好 | 调整絮凝剂型号或投加量 | |
进料量太大 | 减小进料量或打开溢流口 | ||
卧螺离心机振动太大 | 机械故障 | 动平衡破坏 | 重做动平衡 |
轴承损坏或润滑油变质 | 更换轴承或润滑油 | ||
转鼓内部堵塞 | 关停进料、清理堵塞 | ||
旋转部件变形或连接不紧密 | 更换部件或坚固部件 | ||
机罩内堆堵有物料 | 开盖清洗 | ||
差速器受损 | 维修更换差速器并加强日常保养 | ||
工艺欠缺 | 基础不牢固或不平整 | 修复基础 | |
进料压力太大 | 降低进料压力 | ||
进料含固率不稳定差异巨大 | 稳定进料含固量 | ||
卧螺离心机有异常噪音 | 机械故障 | 排渣口不畅 | 清理排渣口 |
设备转速太高 | 适当降低转速 | ||
轴承损坏 | 更换轴承并加强日常保养 | ||
动平衡破坏 | 检修旋转部件 | ||
设备与管线或其它物件有碰撞 | 清理管线、杂物等 | ||
电气故障 | 电机损坏 | 修理电机 | |
工艺欠缺 | 进料含固率高机器负荷太大 | 调节进料 | |
卧螺离心机电流高 | 机械故障 | 皮带打滑 | 检查皮带张紧度或有无油污 |
差速器故障 | 通常是少油造成,勤加油 | ||
转鼓内出现堵料 | 清除堵料 | ||
电气故障 | 主电机过载 | 降低负荷 | |
主电机故障 | 修理电机 | ||
电机攻率不足 | 更换电机 | ||
工艺欠缺 | 物料浓度是否有较大变化 | 稳定进料浓度 | |
卧螺离心机运行中突然停车 | 机械故障 | 油压过低 | 调整油压 |
螺旋损坏 | 修复螺旋 | ||
花键轴损坏 | 更换花键轴 | ||
电气故障 | 电压不稳、供电不正常 | 保障供电稳定 | |
主电机过载 | 降低负荷 | ||
变频器参数设置不当 | 重新设置变频器参数 | ||
卧螺离心机轴承温度高 | 机械故障 | 缺少润滑油 | 定期添加润滑油 |
润滑油变质 | 更换润滑油 | ||
轴承座有异物 | 清理轴承座 | ||
轴承损坏 | 更换轴承 | ||
自动润滑系统工作不畅或停止工作 | 检修自动润滑系统 | ||
卧螺离心机差速器温度高 | 机械故障 | 差速器少油 | 定期添加润滑油脂 |
差速器故障 | 维修减速器 | ||
转速太高 | 降低转速 | ||
工艺欠缺 | 进料量过大 | 减小投料、降低负荷 |